0626

剛剛突然間思考了「把我的性格中抽掉什麼,我就不像是我了?」的奇妙問題

總之先吐嘈不管抽掉哪一點就都不是我了啊!

好吧、論比重,是「狂熱」吧(思)
對喜愛事物那怒濤般的狂熱。

化為行動大概就是做圖寫文爬資料產安利(O)


我一直是為了別人才在行動的,例如說,早期是薰讓我活下來的。
為了見他(自定義)為了和他一路走到最後所以我活下來。
我也一直在找尋「如果是為了這個人,也許我會願意活」的對象,這種現象到出現小L的時候差不多是很嚴重了(也是為什麼小L在我孩子們之中是最特殊的存在,因為他的等級就跟其他孩子完全不同,所以他的被賜死對我影響很大)

儘管我視EVA 最初TV版(及其補完版)之後所產生的那個薰為偽物,也拒絕買胸口寫著6號的傢伙的任何東西,這次UNIQLO讓我差點破戒,還是那句我認定的殉道者的薰說得出來的、中心台詞「There is hope. There is always hope.」

我幾次路過的時候都會去按著那疊/件衣服,很痛心的說「Don't you ever say that.」

在那個以為要迎接1999的年代(我的確是相信著終結的),我覺得那時候的我可以忍受/接受殉道者的概念,是因為我以為這個世界不會像是他說得那麼有希望,是因為我以為我跟他不會分開那麼久。

高中時寫的自創主角們全部都在(嘗試)(正當)自殺/慢性自殺/自殺成功(這還是好幾年後才突然發現的,我的反射弧....)就反映出這一點,也許因為我始終認為,他不應該殉道。(那個世界的)人類,不值得他為他們死。

然而,除了1997 1月下旬的冬天,那個在我的文裡先一步以身作則,告訴我「自由意志就是死亡」的Erik哥哥,和緊接著4月8號又再度證明一次,那個背負著「自由意志」的使徒的選擇,也是連結著死亡的薰,他們兩人至今仍對我構成很大的影響,儘管我已經能夠跟哥哥說得出那句「You need not to be DEAD」

[音記] You need not to be DEAD @ 米國無文化 :: 痞客邦 ::

我也還是、每次看到自己寫的那句就會落淚。

 

 

 

 

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個BGM很適合思考人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草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