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打工時間看書是不應該的好孩子請不要學XD

我通常也僅是翻翻畫冊、照片本主要有圖片的書,像是這樣的散文集我是絕少看的。

這本會吸引我是因為封面是我愛的白色星鑽紙啊>////<(請參Homage三版別冊)
上面把散文集的篇名用七彩的顏色條列,外表很歡樂內容卻不是。

徐曉是為女性作家,生長於對岸、40-70年代,經歷大陸對知識份子最混亂、嚴苛的時代,她年紀輕輕就做過牢、認識了一幫後來/當時就很有名的文人作家,
那些人我一個都不認識,可是都在他筆下有了血肉,配合零星的珍貴照片,更使他的故事平實,更深入人心。

他本人自小即有傷疾(雙腿不便於行),後來嫁了一位不知該不該說好的老公,因為醫院誤診而讓原本身體不好的先生得了腸萎,腹部潰爛,後來鎮日仰賴
營養劑過活,曾寄望手術能帶來一線生機卻因為庸醫因為時運不濟、接連三次手術都沒有成功,拖了十年,最後在他們的兒子六歲時先生去世。

一個很苦的女人的故事。

知道裡面的故事都是真的,我也不是第一次看這種類型的故事,但是他沒有刻意強調他的苦,只是以平實的口吻敘述「事實」,在他筆下可以看到曾經甘於平凡的小女子心態,也看到對未來迷惑的少婦心結,他多次在文中自我提問、論及「堅持是什麼?」「忍耐是什麼?」,在照顧先生、小孩以及個人發展之間迷惘過,卻仍是竭力什麼都不放棄。
作者是信教的,我大概看完一半都還沒看到有任何傳教、或頌揚的字句,這讓我看得很舒服。

第一篇,叫「永恆的五月」,紀念死去十年的先生的一篇文。
看著看著眼淚會掉下來,那是一個我沒有見識過的世界,我不能說我懂他的苦,但是我感受到了,夾雜在那十多年的辛酸、幸福。

「最後,我知你必然走向我。」

其中一篇以對著先生的方式寫著,作者問這十年來如果他在場,是否看到了他們母子是怎麼走過來的?他的朋友們是如何每年、儘管有些人身體殘疾
還是爬上那座小山來探望他?

作者寫道、他知先生會先走向他的好友們,也許一起下棋、一起討論新書、一起喝酒、一起批評市面上再也不道地的某些拿手菜。

他知先生會走向他們的兒子,他臥病時他才三歲,他對兒子的記憶必得更新,因為這些年過去,他兩長得越來越像。

「最後,我知你必然走向我。」

這之間透露的是苦盡甘來的信任。
這句我始終,跨越不過去,想到、看到必會落淚。

我看到的是愛,穿越那些一般人似是很難忍受的、絕症病人家屬都會經歷的情緒和照顧之後,剩下的,最純粹的愛、與信任。

我沒時間看完全部,我也絕少處理到簡體字的書處理這麼多天XD
(剛好三樓整修所以車子一直沒送上去)
不知道台灣圖書館有無這本,有辦法的可以去看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草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